教育訊息
教育部持續推廣閱讀風氣,補助高中職、國中小設置「學校社區共讀站」,106至109年的四年計畫共核定補助749校,遍佈22縣市,目前已有299校完工啟用。教育部也進行「最美共讀站」評選,共有18校獲得優...
民國88年921地震在全臺造成嚴重傷亡與災情,也有多達1,546所學校受損,其中293校更須重建。在各界支持下,教育部於隔年5月推動「新校園運動」,以新思維改造校園,陸續使各校復原,甚至超越既有環境,...
全臺國中小共有1,153所偏遠地區學校,教育部為提升偏鄉教育品質,均衡城鄉學校教育資源,108年度再投入新臺幣25.6億元預算,新增挹注偏遠地區學校「設施設備」、「學生多元試探」及「教師專業發展」等項...
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政策,對於學童最喜愛的校內遊具,除提升安全度,也強化各種感官與認知能力,讓學童在遊戲中獲得更多啟發。國教署107年在國立南投特殊教育學校、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臺中教育大學附...
教育部與公共電視共同規劃青少年楷模紀錄片《就是這Young》,今年再推出更精彩的第四季內容,除有2018年亞洲技能競賽金牌、亞運金牌選手以外,更有總統教育獎得主、金曲獎最佳男歌手、金鐘最佳女配角獎等1...
為確保教育機會均等,避免在學學生因家庭經濟突發困境而失學,已於各教育階段規劃各項就學協助機制,適時給予經濟上之支持,如國中小階段有書籍費、學校午餐補助、課後照顧班開班及夜光天使專案計畫補助;高中職有學...
108年度教學卓越獎共32所高級中等學校參加初選,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國教署舉薦其中22所學校進入複選,7月上旬在高雄市中正高中進行複選方案發表後,共8所學校獲金質獎或銀質獎,於9月20日在高雄...
為鼓勵學生利用多元管道學習英語,教育部與臺北國際社區廣播電臺(ICRT)合作,為國中小學生量身打造新聞英語節目「News LunchBox」,包括國內外重大新聞或時事議題,108學年度每個上課日的午餐...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其中包括鼓勵高中職學校發展在地特色,吸引國中畢業學生適性選擇、就近入學。近年來各社區高中職紛紛展現教學亮點,像是位於屏東縣大武山麓的內埔農工,利用地理優勢,積極爭取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改善公立國中小老舊校舍問題,針對常見的壁癌、漏水等情形,從106年度起推動專案輔導計畫,近3年來挹注經費13億餘元,共補助868校防水隔熱工程,避免學生因地面濕滑跌倒外,也防止壁癌惡化...
教育部國教署透過就業導向課程專班,持續幫助高職生提早追求理想職業,其中,具國際發展潛力的航太產業更受年輕學子嚮往。國立岡山農工由國教署輔導於106學年開設「航太精密機械就業導向課程專班」,高三下學期到...
教育部國教署致力均衡教育資源,在高中職及特教學校部分,透過「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每年補助鼓勵各公私立學校籌組跨校教師專業社群研習,促成社區內高中職教師更多交流,也激盪更佳...
108課綱新學期開始上路,各領域課綱均重視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其中,孝道教育也融入核心素養。教育部國教署為協助教師教學需求,盤點國小至高中職各學習階段既有教材,將涵蓋孝道思想的篇章編纂成《孝道教...
為評選出有效且經濟可行的室內外空氣污染防制策略,教育部於107年5月起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團隊辦理為期一年半的「校園空氣污染防制策略規劃、執行暨成效評估」計畫。其中「新風換氣系統」能有效控制室內二氧化碳回...
為強化校園安全防護機制,教育部國教署持續投入經費協助高中職以下各級學校設置監視器等校園安全設備,並因地制宜,邀請專家學者擔任訪查委員,訪視補助成效及對各校校安防護情形進行檢視,近5年來已陸續補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