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訊息
為加強全國師生數位科技能力,教育部國教署於全國建置12所新興科技區域推廣中心與44所促進學校,提升師生對未來的競爭能力。其中,為增強學生人工智慧實作能力,今年首度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微軟公司合作...
為鼓勵國民中小學深耕閱讀教育,教育部國教署辦理111年度獎勵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績優學校、團體及個人評選,共評選出40所「閱讀磐石學校」,包括國中組13校、國小組27校,以及「閱讀推手」個人組45人、閱...
實驗教育三法自2014年底通過至今已超過七年,教育部國教署持續致力推動實驗教育,並於6月18、19日在高雄市蓮潭國際會館舉辦「2022年第八屆實驗教育論壇」,主題為「臺灣實驗教育的創新與擴散」,一方面...
為建構友善的溝通與學習環境,並提升教保服務人員手語知能,教育部國教署委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立啟聰學校共同編製「學齡前2至6歲教保服務人員手語手冊」,4月已出版並製作影片上傳國教署YouTube,...
許多幼兒在上小學前就已經有幼兒園的學習經驗,也有基本的語文及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為協助偏遠地區幼兒獲得充足的教保資源與服務,教育部國教署自94年起,在離島三縣三鄉和原住民族地區設置「國民教育幼兒班」,...
為強化校園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教育部國教署成立輔導團協助學校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規定,該輔導團由國立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承辦,並遴聘成功大學蔡朋枝教授帶領大專校院環安衛中心具校園職業安全衛生實務經驗...
為全面改善學校老舊危險電力,提升學生學習環境安全及品質,教育部國教署從110年度起開始推動老舊危險電力改善工程計畫,至今已累計投入經費5億4仟萬元,協助88所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改善老舊危險電力。
教育部國教署自109年起辦理「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鼓勵學校提出以課程發展為基礎的計畫,將課程結合場域,讓教學與學習發揮加乘效應,同時加入部落耆老的傳統智慧,使民族知識及文化持續保留與傳承,...
臺灣是全球工具機前五大出口國、前七大生產國,在全球產業鏈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企業也從傳統的生產模式,轉型為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經營型態,而工具機產業的發展中,人才培育相當重要,因此,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
為整合新住民語文教育資源並予以系統化管理,111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網2.0」正式啟用,全新響應式網頁,可搭配多元載具裝置瀏覽,操作介面更為簡單便利,並採單一帳號登入同步執行多重身分業務。同時,新...
為促進閩南語言發展,教育部國教署自106年起開辦「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將閩南語結合學校本位課程及班級主題教學,提升學生聽、說的能力,從第一年參與申辦的12所學校,增長至今已有40校參加,共計嘉惠全...
為提升教學量能與提供師生更多自由運用空間,國立彰師附工獲國教署補助新建「精密加工中心暨建築創新設計體驗館」,並於110年底完工,未來學校在面對「工業自動化」與「工業4.0」等議題,將能提供更完善之教學...
為提供優質平價的準公共教保服務,教育部國教署規劃多項準公共幼兒園提升品質方案補助,其中於108學年度開辦的「課程教學輔導計畫」,當學年度即有95園提出申請,109學年度增至139園,110學年度又增至...